
2025-07-27 22:02 点击次数:65
亲自下场促消费炒股配资最安全平台
7 月 24 日,是韩国总统李在明执政满 50 天的日子。
他上台面临的是一个经济表现不佳的韩国:内需不振叠加关税冲击,大财阀利润暴降,小企业陷停业潮。
在 7 月已公布二季度财报中,韩国经济的两大支柱集团,三星和 LG,利润纷纷暴跌。有媒体预测,在接下来要公布的财报中,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的业绩也将下滑。
大财阀业绩不好,小企业则更难了。
仅去年一年,韩国全国申报停业的商户数量已破百万,创下自 1995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且超过四成的商户考虑在未来三年内终止经营。
企业经营情况堪忧,经济增速预期也受到了影响。亚洲开发银行在 23 日发布的报告中,下调韩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至 0.8%。这一预期较该行 4 月发布的预期值低 0.7 个百分点。
不仅仅是亚洲开发银行,韩国央行和韩国开发研究院(KDI)也已将韩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大幅下调至 0.8%。这是韩国首次预测今年经济增速不及 1%,引发了国内对经济衰退的担忧。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在 8 月 1 日起对韩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加征关税,韩国经济接下来或将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01 撒钱发消费劵
6 月初,韩国新一任总统李在明上台首日,韩国经济便交出了一份"负增长"的成绩单——今年一季度韩国实际 GDP 环比萎缩 0.2%。
不少媒体用内外交困来形容韩国经济。对内,消费支出急剧下滑,家庭债务飙升,前总统尹锡悦去年 12 月 3 日宣布的戒严令带来了一波政治混乱,也影响了韩国国内投资;对外,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对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构成了严重威胁。
多个主要机构已将今年韩国经济增长预期从先前的 1.5% 大幅下调至 0.8%。有媒体称,这种停滞水平只有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 年全球金融市场崩溃以及 2020 年新冠疫情等。
为解决经济难题,李在明上任后签署的第一道行政命令,就是要求组建"紧急经济检查工作组",强调必须以最快速度出台补充预算,缓解内需困境,重振出口引擎。
6 月 19 日,上台刚满两周的李在明政府正式通过总额高达 30.5 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1586 亿元)的"第二次追加更正预算案"。这是在 5 月 1 日通过的第一轮补充预算案追加支出的基础上,进一步追加了约 20.2 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1050.4 亿元)。
韩国总统李在明
在追加的预算中,约 75.2% 即 15.2 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788.9 亿元)将用于刺激消费与投资。具体将分两轮,向全体国民发放 15 万至 50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 780-2600 元)不等的消费券。以四口之家为例,平均将获得约 100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 5190 元)的消费券支持。
此外,预算方案还包括多项经济刺激项目,如提振建筑业景气、促进新兴产业投资、强化就业、支援弱势群体等。
6 月 26 日,李在明在国会首次发表施政演说时再度强调,韩国经济正处于"绝望"境地,拯救经济迫在眉睫。
02 百万商户倒闭潮
为了提振经济,李在明还亲自下场促消费。
7 月 11 日,李在明现身韩国的一家饭馆。在公众的镜头下,这位韩国总统穿着衬衫,大口吃肉,还为旁边的食客倒酒。此举除了想营造自己亲民的形象,更多的是想呼吁韩国民众"多出去吃饭、多出去消费"。
李在明表示,他听取了大家对物价和经济状况的真实感受,强调将以此为基础,制定更细致的民生政策。 "只有街道、小巷活了,经济才能活。"李在明说。
李在明
但对于当下的韩国政府来说,刺激消费并非易事。
据环球时报援引韩联社报道,韩国国税厅 7 月 6 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申报停业的商户数量首次突破 100 万,达到 100.82 万家,创下自 1995 年以来的最高纪录。韩国商户停业率自 2023 年起已连续两年上升,2024 年达到 9.04%,即平均每 10 家营业体中就有近 1 家当年停业。
至于倒闭的主要原因,主要为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对经济复苏缺乏信心、资金紧张及高额贷款利息负担、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租金、人力、水电费等经营成本增加。
在高利率、高物价环境下,这些个体工商户不得不靠借债维持经营,随即陷入恶性循环。
据韩国央行数据,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末,弱势个体户的贷款逾期率达 12.24%,创下自 2013 年第二季度(13.54%)以来的最高水平。
对此,一名在首尔市经营小吃店的商户表示:"每个月光偿还贷款利息就要近 90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 4671 元),物价持续上涨但顾客却在不断减少,今年靠刷卡才坚持下去。"
即便是没倒闭的商户,日子也不一定好过。另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四成韩国个体工商户在调查中表示,考虑在未来 3 年内终止经营。
为了解决商户的困难,除了向民众发放消费券,鼓励走出去消费。李在明政府还拿出 6000 亿韩元(约合人民币 31.2 亿元)将用于扩大发行地方商品券,提升地方商圈活力。
此外,政府还宣布将启动"特别债务清算机制",计划减免 113.4 万名小商户和个人的历史债务,最高减免额度为 5000 万韩元(约合人民币 26 万元)。
然而,李在明的一系列措施属于常规性的短期刺激手段,不仅难以触及深层结构性矛盾,还给他带来了质疑声音。
前总统尹锡悦此前所在的国民力量党,就对李在明政府的撒钱政策提出了批评。该党党鞭宋彦锡说:"这是一次以总统当选为由举办的撒钱式庆功宴。如此巨额的现金支出,不仅效果存疑,还可能带来房价飙升、通胀上行、财政恶化等连锁反应。"
韩国国会表示,由于李在明政府再次追加预算,由此国家债务占 GDP 的比重明年将首次突破 50%。这一数字引发了市场对韩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
韩国企划财政部预计,即便退出预算案,韩国经济全年增速仍可能低于 1%。韩国企划和财政部第二次官林岐根表示:"此次补充预算案虽无法彻底解决所有困难,但它是振兴经济的第一步。"
03 特朗普狮子大开口
6 月 13 日,李在明邀请韩国五大集团总裁及六大经济团体负责人到总统室举行座谈会。三星电子会长李在镕、SK 集团会长兼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崔泰源、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LG 集团会长具光谟、乐天集团会长辛东彬等主要韩国财阀掌门悉数到场。
为了拉拢这些财阀掌门,李在明说:"韩国经济的核心就是企业 …… 政府最重要的是予以积极支援和协助。"
受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影响,韩国财阀们今年的日子普遍不好过。
7 月 7 日,LG 电子发布了业绩报告,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为 6391 亿韩元,同比减少 46.6%,环比减少 49.2%。第二天,也就是 7 月 8 日,三星电子也公布了 2025 年第二季度初步财报,营业利润为 4.6 万亿韩元,同比下降 55.94%,环比下降 31.24%。这是三星电子近六个季度以来,最低的利润水平。
图源:三星官网
对于利润暴降的原因,三星电子并未公布各部门收益明细,但有内幕的消息称,三星芯片部门的营业利润下滑最厉害,较上年同期下降逾 90%。LG 方面则表示,受主要市场消费信心恢复势头缓慢的影响,尤其是美国从今年第二季度起的贸易政策,导致关税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烈,经营环境逐渐恶化。
除了三星和 LG,受关税影响,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第二季度的利润也面临下滑压力。韩国国内预测,这两家集团第二季度营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 15% 以上。
钢铁等韩国主要工业领域,也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关税冲击。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数据显示,受美国对全球钢铝产品征收 25% 关税影响,今年上半年韩国钢铁出口额为 156.3 亿美元,同比下降 5.9%,其中 5 月和 6 月分别下滑 12.4% 和 8%。
韩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浦项制铁今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预计为 6468 亿韩元,同比下滑 14%。而韩国第二大钢铁制造商——现代制铁也同样面临利润下滑的局面,预计第二季度营业利润为 831 亿韩元,同比下降 15.2%。
6 月,特朗普政府又宣布,对钢铁和铝产品的加征关税从 25% 上调至 50%。这一消息对本就业绩下滑的韩国钢铁出口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对于李在明说,如何与特朗普政府谈成贸易协议,至关重要。
但这并非易事。7 月 15 日,据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在谈判中,向韩国"狮子大开口":要求放宽牛肉、水果进口限制,并设立 4000 亿美元投资基金支持美国制造业复兴,否则 8 月 1 日起对韩国加征 25% 的"对等关税"。
对于李在明来说,这两个条件均难以承受。
有媒体直言,4000 亿美元相当于韩国年度国家预算的 80% 以上,远超韩国财政承受能力;要求韩国开放农牧市场,则直接冲击本土农业。
韩国政府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尽管(韩国)政府为了尽量降低‘对等关税’和汽车关税,曾针对农产品进口和松绑各种非关税壁垒,准备了许多方法,但是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却聚焦在 4000 亿美元投资基金的设立。"
目前,韩国政府派出的团队已经抵达美国,计划于 7 月 25 日与特朗普政府进行谈判。在这场韩美高级别经贸磋商中,韩国政府已决定不将大米和牛肉市场开放作为谈判筹码,考虑将扩大能源作物进口当作新的筹码。
距离 8 月 1 日"对等关税"生效的日子越来越近炒股配资最安全平台,留给李在明政府的时间不多了。
上一篇:我要配资网 2025年7月24日湖北鄂州市蟠龙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下一篇:没有了
Powered by 配资门户网_在线股票配资_股票配资平台官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